首页

杨颖脚下的王雪老师

时间:2025-05-26 08:35:27 作者:绿色转型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浏览量:76710

  5月23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《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(2025-2027年)》,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。

  两项议题均聚焦一个关键词——“绿色”,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,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,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。

  此次国常会重磅部署制造业绿色转型与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释放哪些信号?

  先看第一个“绿色”。

  会议指出,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,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,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。

  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。但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,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,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。

  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,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不仅是环保议题,更是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。

  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进入“深水区”,这场攻坚战怎么打?

  观察此次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,可清晰梳理出有破有立的转型路径:

  做减法。

  会议提出,要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,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,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,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。

  在钢铁、化工等传统领域,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与绿色技改的结合,可以逐步淘汰落后产能,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基础。

  2025年4月,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,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,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、有利于提升先进产能比重,既利当前,又利长远。

  做加法。

  会议提出,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,加大清洁能源、绿色产品推广,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。

  这就要求新兴产业从规划、技术到产业链全环节,都要采取绿色高标准,实际上这也是为了避免走“先污染后治理”的老路。

  如,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,制定严格的绿色准入标准,在碳排放、资源效率等指标进行约束。

  此外,会议也提出要加强共性技术攻关,完善重点领域标准,优化相关政策,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,更好支持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。

  再看第二个“绿色”。

  除了制造业绿色生产,此次会议,还聚焦绿色保护。

  会议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。

  生态补偿主要有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两种形式。纵向补偿主要是由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。横向补偿是指上游保护好了水质,下游从中受益,下游受益地区要对上游保护地区给予合理横向补偿。

  其实,在横向补偿上,一些地方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尝试。

  2012年,财政部、原环保部、安徽省、浙江省签订《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》,开启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。到2022年,中央及皖浙两省累计拨付补偿资金57亿元。这期间,皖浙两省接续开展多轮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,取得了显著效果。

  但长久以来,横向补偿仍然存在着缺乏统一的实施细则、社会力量参与相对不足等短板。

  此次国常会提出建立成本共担、效益共享、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无疑是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细化重点任务和落实举措。

  此外,会议还提出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,稳步拓展补偿领域,积极探索森林、草原、大气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方式。

  国务院此番对制造业绿色转型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点部署,既彰显了以制度创新撬动绿色变革的战略抉择,也释放出中国以系统性思维推动绿色发展的清晰信号。

  (“三里河”工作室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遇见福建:春景宜人 繁花盛开

林剑强调,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,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,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共识,全面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,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、稳定的中日关系。(制作 刘鹏)

台湾知名诗人痖弦去世 享年92岁

瑞典私募股权公司EQT亚洲区主席庄佳诚表示,气候变化关乎每个人的利益,中国绿色产业快速发展,中国的能源转型取得很好进展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,美国和中国可以加强合作,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。(完)

中国家电受青睐!手机、空气炸锅等热卖德国商超

据报道,朔尔茨是在德累斯顿的一个公民论坛上做出了此番表态。近期,德国极右翼政党利用TikTok获得了巨大影响力,包括德国新选择党等政党已经在利用TikTok与年轻选民建立联系。

维护侨益“护航”发展 重庆创新打造“检侨合作”新模式

为了提高情报安全性,美军招募了拥有独特语言体系的纳瓦霍人作为通信兵,并利用纳瓦霍语言编制出了一套日军无法破译的密码。他们被称作“风语者”。

国家统计局: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平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

她说,这次展览展出了其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,其中大多数是她在上海、成都等中国不同城市创作的作品。“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,表现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,以及中国文化对我的影响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